“也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来十二13

第四章 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

  当我们在教会中共同奔走天路时,尽管有不少前人给我们作见证,我们仍会面对许多艰难的情况。在这条路上,有些事情会使我们犯错、跌倒、而路旁的敌人妄图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把我们从耶稣的身边拉开,以至我们不能获得最后的冠冕;有些时候,我们与邪灵争战至筋疲力尽,觉得无力再战;有些时候,心灵的创伤和软弱使我们觉得不可能再独自奔跑。正是在这些时候,我们一定要彼此扶持,互相引导,好使我们能继续向前奔跑。因为在基督的身体里,我们彼此相连。

谁最大

  在我们上面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争竞地位”一再困扰主耶稣的门徒,他们不断地争夺高位,一门心思想弄清楚究竟谁才是他们中间最大的。

“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太十八1

  这真令人吃惊,每当基督的跟随者提出这个问题时,他们心里似乎从没有意识要这样彼此回答:“天国里最大的是主!”只有主在祂的国度里有最高的位置。如果这个问题只有这个答案,我们便不再受困扰,便能以新的方式来回应彼此。在神的国度里只有一个主,余下给我们的角色只有一个——仆人。我们全是彼此的仆人,在彼此的生活中尽不同的责任。

“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太十八2-3

 耶稣把真理直驱进我们的心砍里!门徒在玩弄权力与地位的把戏时,基督却告诉他们要变成小孩子的模样。没有一颗象小孩子般谦卑的心,没有人能享天国的分,到主的跟前。

  “所以凡自己谦卑象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太十八4

 门徒那样热衷于使自己为“大”、为重要的,可以趾高气扬,他们希望不断把自己和他们的影响力的范畴扩大。耶稣呼召他们要有谦卑的心,却不是叫他们轻看自己,真正的谦卑与轻看自己沾不上边儿。主耶稣指的是透过祂的眼光看自己:他们是小孩子!如果我们看自己比小孩子“大”,我们只是幻觉的奴隶,那永不成真。我们唯一能来到主前的途径,就是怀一颗谦卑的心,承认我们极需要祂,并完全倚靠祂。

“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象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太十八5-6

 我们再次听到主呼召我们接待小孩。上一章的重点一再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主耶稣衷心地劝告我们,要彼此接纳。主接待小孩子,因为只有他们能到主的跟前。我们也要学习接待那象小孩的人,而不愿在那些能巩固我们的地位、扩大我们影响力的人身边打转。

绊脚石

 耶稣在这里强烈警告那些使人绊倒的人。主呼召我们在天路上互相鼓励、互相扶持。那绊倒人,让人犯罪的,倒不如把大石拴在他的颈项上,把他抛进深海里。

  如果我们对耶稣的认识只局限于“温柔的,驯良的耶稣”,这些经文我们将会难于了解!来自芝加哥的我,却能把两者连在一起。由于过去在我们城市中有组织罪案的关系,若有人成为犯罪首脑,他可能会被放进“混凝土鞋” concrete shoes ),再抛入麦芝根湖( Lake Michigan ),这样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那正是耶稣在这里使用的一个形象的比喻。因为那些让别人犯罪的人,不只是绊倒了别人,更是把他自己也抛进了大海。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彼此的关系,在主看来是何等的重要!

  透过这些经文,我们得着了更深、更重要的看见:主是何等的看重我们彼此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耶稣的认识只停留在祂是温柔的,有怜悯人的爱,如果我们只看见那“羔羊”的主,我们是以偏概全!我们一定要认识耶稣也会象“狮子”般用各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孩子,并能发出令人震栗的怒吼。当主耶稣警告那些使人绊倒的人时,我们可以看到祂眼中的怒火。主视祂儿女间的关系是何等重要,如果有人阻碍他们迈向灵里的合一,得着完全的医治,我们一定要及时,不惜一切代价,用一切方法来处理这种有碍合一的因素。

  “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将人绊倒,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太十八7

 基督教导门徒生命的属性,祂就是为此而呼召他们的。这不是一个可以“令人相信的”世界,其间的事物,却和神的儿女轻易地就发生了关系。事实,也是叫我们最为难的一点,就是常让我们绊倒的人,通常是和我们有亲密关系的人。当这样的“绊脚石”在我们的周围时,我们应及时,严厉地对付。因为我们和主的关系超过一切。

“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来丢掉;你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太十八8

 主给我们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生命中有任何事物使我们绊倒,我们一定要把它们铲除。任何阻碍我们迈向圣洁、成圣的人或事,我们一定要即时彻底处理,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即使很痛苦。这段经文所指的不是个人的罪,而是肢体内的罪。耶稣清晰有力地向我们显明:当个人的罪危及主与我们的关系时,我们应怎样处理。对那些让肢体绊倒的人,我们也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为了保护基督的肢体,我们对罪的态度是以迅速、甚至是激烈的手法处理,再找回那些在罪中徘徊的弟兄姊妹。

 耶稣在这段经文中基本上不是教导我们个人的罪,而是教会内的罪,手、脚、眼睛的教导只是例证,祂指的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灵魂,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以严厉的手法处理罪。同样地,为了教会的缘故,对基督肢体内的罪也需要以相同的手法处理。围绕手、脚、眼睛的比喻,引出下面的两个教导:谁是绊倒人的和不要轻看“最小的”。它所包含的不仅是个人的罪,也是教会里面的罪。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太十八10

 我们不要夸大耶稣所说的“不要轻看小子”的原因的重要性。祂原本所讲论的,是伤害小孩子是怎样错误的事,因为他们可能永远不会从这样拒绝的伤害中得到恢复。而且说到,我们是上帝在这世上的见证,为了天上的使者的缘故,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对待彼此的关系。

 我们如何看待“使者”的态度,会影响到我们对教会内部肢体的回应方式。耶稣告诉我们,因为这些小孩子的使者,常见天父的面,所以我们一定不可轻视他们。当我们知道天上的使者常见天父的面,我们便会接纳对方,甚至是接待小孩。

寻求回转的心

 耶稣鼓励门徒彼此照顾、互相保护时,祂也进一步显明了主的心意:

“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么?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太十八12-13

 门徒很快看见了那全心全意保护羊群的牧羊人,当其中一只迷了路,他会撇下其它羊,找寻那只需要被带回羊栏内的羊。这样看来现今那迷路的羊,比那些留在羊栏里受到保护的羊来得更重要。找到迷路的羊后,牧羊人满心欢喜!这告诉我们,牧羊人的心意是寻找那失丧的羊。主给我们的心意也正是牧羊人的心意,要我们使那些失丧的弟兄姊妹回转,当有一个弟兄回转时,所有的儿女都因从主而来的喜悦而满心欢喜!

面对救赎

 教会是一个对需要医治、回转的人不断提供支持的地方。使徒保罗教导加拉太教会对犯罪的弟兄应有的责任。

“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六1-2

  当我们看见一位弟兄或姊妹陷于罪中时,我们的反应,不是“另眼相看”,与他们隔离,审判或指责他们,而是要把他们挽回。这样做全是为了我们的弟兄,不是骄傲或别的原因。因为我们知道,下一次可能是弟兄来挽回我们。我们以温柔、谦卑、怜悯的心把医治带给所爱的人。

 从对马太福音十八章的学习中看到,耶稣与门徒进一步特别讲到基督肢体内的回转。那是完全基于对弟兄的爱,一颗寻求回转的心,及教会内纯洁的需要,我们愿意委身于属神的人的约束中。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太十八15

  这里是特指某一位弟兄被过犯所胜的情况。不过,从加拉太书六章一节中看到,寻求弟兄的回转,不是一次便算。当我们看见弟兄跌倒时,我们希望使他们回转,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去告诉牧师、教会领袖或朋友;也不是在研经、祈祷小组中寻求意见,选择这样一种方式的结果,就是闲言闲语。我们要私下找那弟兄,希望“得了他”,支持他脱离罪,并在主前过顺服的生活。

“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太十八16

 如果我们私下找那弟兄或姊妹,他们没有回应,我们一定要带一两人同去,凭着弟兄、姊妹联合的力量,希望使那跌倒的回转,并鼓励他悔改,寻求上帝,过一个顺服神的生活。

“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象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太十八17

 当我们私下,或联合其他弟兄姊妹都不能使那跌倒的回转,他仍没反应时,我们一定要告知教会,整个教会都应鼓励那跌倒的,帮助他认罪,得医治,给他宽恕,让他回转。在每次教会里的任何人与那跌倒的接触时,都应鼓励他存一颗顺服的心回到上帝面前及教会中,借着神和教会,我们希望能得回那弟兄或姊妹。

 在我们每一次的帮助中,若他仍无动于衷时,我们一定要视他为不信的人一般,没有和他在主里面的亲密关系。但我们每一次和他的接触却仍要有见证,目的是要把他重新领到主的面前。我们在教会内部的肢体关系中,一定要彰显出神赐给我们的权柄。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十八18

 现今,在基督身体里,教会纪律并不普遍。导致这现象的一个肯定的原因是:不论在个人或团体生活中,追求纯全圣洁的决心不断松懈。与此同时,教会纪律的缺欠,正反映了我们彼此的关系并不密切。

 许多教会内,既没有彼此顺服的心,也没有认真互相承担责任的决心,以致教会纪律不能真正推行。我们的文化充斥着独立、个人主义,其影响渗透教会,很少主的子民,在日常生活中能服从于教会领袖的权威下;教会领袖也可能害怕失去一个成员,而超过了他们去维护纯洁的信仰。

 撒旦正在利用个人主义思想、我们浅薄的承诺及教会领袖的胆怯,大大削弱耶稣基督教会的力量。主希望增加我们追求圣洁的看见,以使祂在教会内得荣耀。追求圣洁的特征,就是彼此寻求的心,愿意承担使教会得医治、恢复权柄的责任。

  在我们的教会内,一位从商的弟兄把自己的业务卖给团契里的另一位弟兄。他们没有雇用律师,依照一般法律程序交易;而只是在纸上记录协议,签名后握手成交。不久,买方开始出现经济困难,不能依期按照协议付款;另一方面,卖方却要依靠这些款项归还经商时的债务。当他收不到款项时,他在经济、情绪和灵命上开始出现问题。他尝试透过电话、信件与那位弟兄联络,但没有回音。令事情恶化的是,那位受伤害的、出售业务的弟兄把买方的错处一一记录下来,不知怎的,这份记录竟落到买方手上,于是他把卖方的错处,对自己的伤害也一一记录下来!

  最后,卖方请求可否在另一两位弟兄陪同下与买方会面。那晚的情况,我终生难忘,由于双方都陷于困境,加上彼此的关系紧张,他们对望时,眼内充满怒火,心灵深受创伤。不过在教会领袖的调解下,提出了一些有用的解决方案:买方是否有足够金钱支付卖方每月要偿还的债务?可否与卖方的一些债务人商议,减低偿还金额或延长还款期?教会在经济上能否对两人帮一把,直至问题解决?

 这些当然是问题解决最容易的部分,真正的胜利是两人彼此认罪、寻求对方宽恕、并互相代祷,拥抱言和。他们晓得父的心意,祂正察看我们,就是这些得胜使我们的天使欢呼。

  彼此伤害也发生在家庭中,许多时候我们说错话,或以错误的方式说对的话,我们互指不是,彼此伤害,带来的痛苦是那样实质而深入。不同的是,当伤害在家庭中出现时,我们不会离开家庭或主的家,我们不会就此踏出家门!我们会把问题解决。在关系破裂、彼此陷于痛苦时,能使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耶稣在这里教导我们的“面对救赎”。

透过饶恕得以复和

 现在我们回到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看看耶稣教导门徒,要怎样与一个得罪我们的弟兄复和。这时,彼得的反应怎样。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太十八21

 我们知道,当彼得向主提出这个他关注的问题时,“七”次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我们几乎听到彼得说:“多少次,我的弟兄重复的得罪我,却还指望我饶恕他吗?对我讲论饶恕弟兄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谈谈弟兄对我的责任呢?”

“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太十八2

 耶稣的回答不但漂亮,并充满了主大能的心意,要我们彼此饶恕,正如一些抄本所示:彼得,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乘七次!我们知道耶稣不是对彼得说:“你记录下来,当足够四百九十次时,你可以不再饶恕对方!”彼得讲的是极限“我还要饶恕对方多少次?”耶稣的回答却取消所有限制。主对我们生活中的罪,给予无限次的饶恕机会,同样地,我们饶恕别人也是无限次的。

“天国好象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太十八23-24

 基督正在彼得的脑海中绘制一张图画,教导他两种人际关系:现今世界的人际关系和合主心意的,他心意里永恒国度的人际关系。祂描述一个国王追讨债务的过程,有一个仆人,欠他一万泰伦(泰伦:古代希腊、罗马重量、货币的单位)。这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债务,也是一个仆人无法偿还的债务。

“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太十八25

 当国王遵照一般程序追讨债务时,发现他的仆人没有什么偿还之物可以抵消债务,于是按照情理,计划把他的仆人及他的妻子、儿女及等所有财物出售,以讨回极少的金钱。

“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清还。’那仆人的主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并且免了他的债。”(太十八27

 仆人恳求主人宽限时间而不是饶恕,这真令人惊讶。我们读这个故事时,知道即使那仆人的余生,日以继夜地工作仍无法偿还债务,那是天文数字,他根本无力偿还!

 对许多在主面前充满幻想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极佳的提醒,尽管在主看来他们是多么堕落,有多少人仍相信,如果主有足够的耐性,给他们多一些时间,他们便能改变过来,所做的好事也能抵消所有的罪。

 我们没有足够时间以好事抵消罪。即使主给我们无限的生命,仍没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内心没有泉源,使我们做好事到一个地步,能朝向义路。我们只有一个盼望,就是主人满有怜悯,释放我们,并饶恕我们。

“那仆人出来,遇见他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太十八28

 当仆人蒙主人饶恕后,遇见最近向他借钱的同伴。据许多参考资料显示,他只是借了几元钱而已。试比较一笔数元及数百万元的债务,我们的脑海自然涌现出一个既明显又合理的结局。

 那刚蒙饶恕、不用偿还巨债的仆人,开始讲述过去几年发生的事,他日以继夜,用尽一分一秒,并所有的精力工作,以图还债,但债款没有减少,反而越滚越大!他已经欠交几期楼宇供款,银行快将没收楼宇;妻子给他压力要他想办法解决问题;超时工作令他的健康出现毛病;他的情绪失控,婚姻触礁;他即将失业,马上就要无家可归,他绝望了,所有的一切把他的精神摧毁了。

 然后他告诉同伴:“你不能想象刚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这些年来我想尽办法偿还债务。但刚发生了一些我做梦也没想过的事,不知道主人怎么了,他刚饶恕了我,让我不必偿还债务,并把我释放了!”他揽住另一个仆人的肩头说:“你欠我那几元钱,比起我欠主人的天文数字,算得了什么。主人已饶恕我了,因为主人的仁慈,给我竖立了榜样,我也要饶恕你。”可惜故事并不是这样发展下去。

“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太十八28

 当我们看故事的发展时,简直不能相信,这怎么可能?然后我们听到一些似曾相识的话。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太十八29-30

 当其它同伴听到那个被饶恕的仆人说出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话后,满怀忧伤,并把事情告诉主人。

 “众同伴看见他所作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太十八 31 )

 主人便向质问仆人。国王饶恕这仆人,也期望他对身边的人有同样的怜恤之心。

“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象我怜恤你么?’”(太十八32-33

 现在那邪恶的仆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因他没有主人那怜恤、同情的心。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太十八34

 一个充满愤怒的主人;一个被交给掌刑的仆人;一笔等着偿还的巨债。有多少人得蒙主的慈爱与怜悯,却拒绝对别人做相同的事,因而陷于罪恶、恼怒、悔恨和痛苦的煎熬中?

“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太十八35

透过饶恕释放他人

 主期望我们能把从祂而来的慈爱、怜恤及饶恕推己及人,就象祂使我们得医治,有完整、自由的生命,主希望我们对身边的人作同样的见证。

  靠着主的大能和一颗怜悯的心,我们能饶恕,释放他人。主就是这样对待我们,尽管我们内心不断地充斥着悖逆,尽管我们一再干犯祂的圣洁,但主却让自己的儿子担当了我们的罪,来使我们得自由。我们可以,并一定要把这爱的礼物给予别人,以饶恕之心使彼此的关系复和。

 保罗呼召歌罗西教会的信徒,在关系出现问题时,要以主的怜恤彼此对待。

“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西三13

 对以弗所的弟兄姊妹,保罗鼓励他们以主在基督里饶恕他们的心,彼此对待。

“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四32

 使徒保罗生动地描述了主怎样医治我们,使我们借着祂的儿子得享完整的生命。

  “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彼前二23-24

  “当彼得把这真理应用于夫妇的关系后,他这样总结:总而言之,你们都要用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不要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为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彼前三8-9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导,都是受伤害时要加以还击,以威吓别人进一步伤害自己。这个世界是“以恶还恶,以辱骂还辱骂。”这是防御机制,保护我们免受更多的伤害。但主却教导我们要以祂的方式(新的方式)来回应彼此的关系。在死亡和痛苦中,我们能给他人生命和祝福。

  这是饶恕,是主用祂怜悯的爱和祂的医治给我们作的榜样。主也呼召我们,把医治带给人,把和好带给人,更是把生命带给人。饶恕不是把事情从记忆中删除,或者改变对事情的看法;饶恕,是一种选择,就如神透过祂的爱子选择饶恕我们一样,并愿意分担他人的痛苦,使他们得医治。当我们对人说:“我饶恕你”,那即是说:“为了你得医治,我愿意替你付上代价。”

  主把祂的爱子赐给我们,在祂的怜悯和恩惠面前,没有什么比一颗不愿饶恕的心,更能令主厌恶的。主如此爱我们,也要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彼此相爱。因着我们曾经受过的伤害、或者是自尊受损而使我们不愿彼此怜悯,这是最违反主心意的事。求主让我们以从祂而来的恩慈彼此相待,好使祂的名在教会中永远受显扬。


小组讨论及个人应用

第四章——第一部分

谁为大

 1.         稣的门徒是地位的角逐者,彼此你争我夺。在马太福音十八  1  中,他们提出的问题,正确答案该是什么?我们个人怎样回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

 2.         稣勉励门徒“学象小孩”。请解释耶稣为何以小孩为例。

 3.         替“试图让自己在主和别人眼中显得重要”的错误思想,来到主前的唯一方法应是什么?

 4.          

绊脚石

 5.         主对那些绊倒人的,有什么看法?

 6.         对生活中令我们犯罪的事情,一定要怎样处理?

 7.          我们对小孩谨慎的回应与天使有什么关系?

 8.          

寻求回转的心

 9.         伟大的牧羊人耶稣寻找失丧的人。就马太福音  18  :  12-13  中耶稣对我们的照顾,我们学会了什么?

 10.        耶稣找到了迷途的羊,这与我们对从罪中回转的弟兄的反应,有何共通之处?

面对救赎

 11.        加拉太书六章一、二节,既是指引,也是警告,试解释。

 12.        当我们与弟兄讲及他的罪时,我们该以什么动机为出发点?

 13.        当某弟兄被过犯所胜时,我们应怎样处理?假如他不理会我们的劝告,我们要怎样做?什么时候整个教会都要参与?如果他不理会教会的劝告,我们必需要怎样对待他?

 14.        试解释教会纪律的重要性。

 15.         

反省

 三岁的  Erie  经常请求我:“祖母,我需要你的帮助,来推动秋千。”他带着需要,谦卑的到我面前。因为没有别人的帮助,他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他明白如果他想玩秋千,他一定要完全倚靠我。

 耶稣希望我们变得象小孩子一样。事实上,马太福音十八章三节告诉我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你有没有谦卑的来到耶稣跟前,承认你极需要祂的帮助,要完全依靠祂?如果你没有,那今天便开始这样做吧。

第四章——第二部分

透过饶恕得以复和

 1.         对于主所要求的,要饶恕一个经常得罪自己的弟兄多少次一事,使徒彼得非常关心。耶稣怎样回答他?耶稣这样回答有什么意思?

 2.         跟马太福音十八章  26-27  节中的仆人一样,我们也有一笔无力偿还的债。那笔债务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无力偿还?对这近乎绝望的情况,我们唯一的指望是什么?

 3.         那个有人欠他几块钱的奴隶,他追讨欠债时,主人和其他奴隶期望他怎样处理?事情的发展怎样?

 4.         根据马太福音十八章三十五节,如果我们拒绝饶恕自己的弟兄,我们会怎样?

 5.        

透过饶恕释放他人

 6.         透过饶恕,释放他人是什么意思?

 7.         根据歌罗西书三  13  ,我们要怎样饶恕别人?

 8.         为了使我们从罪中得医治,耶稣为我们做了什么事?

 9.         按彼得前书三  8-9  的规劝,夫妇要怎样彼此相待?

 10.        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们学会了怎样恫吓别人,以恶还恶。主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11.        根据本文,界定什么是饶恕。

 12.        对别人说我们饶恕他时,我们实际的意思是什么?

反省

  你曾否尝试说服你的孩子饶恕他的弟兄姐妹?有时我只知道,虽然孩子说:“我饶恕你。”但他稚小的心灵内,并没有真正的饶恕。把怒气撇下是很艰难的,特别在伤害很大的时候。我也曾犯不愿饶恕别人的罪,当时,报复的感觉很好。

  耶稣透过圣经劝勉我们要选择饶恕别人。饶恕是何等重要,以致祂严厉警告我们,不愿饶恕的后果是怎样的。

在你的生命中有谁需要你的饶恕?有谁可让你把基督怜悯的爱和医治带给他?过去的伤害,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及回应的方法,或许今天便有人需要你的回应。

 回到最前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