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天

經文:詩六十七  1-7

提示:

1.    留意「萬國」、「萬民」、「得知」等字眼之重複次數及其關聯性。

2.    本篇之背景:

a.        以第  6  節「地已經出了土產」(過去式)來看,極可能是收成的慶祝。

b.        亞伯拉罕曾領受應許,神要賜福給他,萬國也要因他得福。本篇的精神為亞伯拉罕的盼望。

c.        詩人心中因迴響著慶典中祝福的話(民六  24-26  祭司亞倫的祝福模式),而興起了一個禱告:願自己不但是蒙福的,也成為一個使別人因自己而蒙福的人。

3.    「道路」或作權能,也可解作神的作為,即祂為人類所定下的救贖計劃。

思考問題:

1.    從背景、全文來看「萬國」、「好叫」等字眼的關聯性,試反省您個人的得福是為什麼呢?

2.   現今世界的萬族萬民對神應有什麼態度?而他們現今是這樣子的生活嗎?

3.    若上題的答案是否,請問身為天國子民的您,當有何具體的行動呢?

4.   「神啊,願列邦……」是詩人的禱告,您曾否對著地圖或運用某些禱告資料,具體的為萬國(緬甸、朝鮮、日本、伊拉克和古巴等)之得救,一一的在神面前懇切的代求?若否,您計劃何時開始呢?

5.    閱讀「禱告與普世差傳」一文,並結合今天所讀的經文及思考問題,請寫下具體可行的應用。

第十二天

禱告與普世差傳

禱告與普世差傳,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主耶穌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九  37  、  38 )

禱告不單是為普世差傳工作做好預備工夫,禱告乃是普世差傳工作上重要的一步。藉著禱告,我們將地上的努力轉變成為天上的福澤。藉著禱告,我們成為神的差傳夥伴,有份於分享神永遠的旨意、能力、得勝、榮耀。

那麼永能的神需要我們的代禱,助祂一臂之力嗎?這不僅是個理論層面的問題,也是一個很有意義而實際的問題。哈列斯比( O. Hallsby )在《禱告》一書中回答得好:

「沒有人,上帝不能使世界達到它的目標。人所有的態度是決定世界是否能達到其目標的重要因素。上帝在其統治世界的事上已經自動地與人立了盟約。從啟示歷史的起頭,我們就看出,上帝只是在願意為祂使用的人中,建立了祂的國度。這樣看來……我們在上帝的國裡作什麼,完全在於我們是怎樣的人。我們是怎樣的人,又在乎我們所接受的是什麼。我們所接受的,又在乎我們的禱告……相信的禱告無疑是上帝能把天上救人的能力,以最快的方式賜給這世界的工具。」

在今天普世差傳運動上,基督徒所面臨的一個最大的挑戰,不是信心認獻,不是短宣體驗,甚至不是投身宣教行列;而是在一切外在活動以先,每一位基督徒都須成為有能力的代禱者,為教會復興及福音廣傳禱告。這是促進神國降臨在地上「未得之民」中所能作最大的貢獻。宣教學教授彼得斯( George Peters )因感到這方面的需要曾說:

「在宣教的事工上,我們只顧埋首於技術和方法,以致忘記了宣教事工首要的是神的動力得釋放……在傳福音給『未得之民』之先,我們不僅要靠信心抓緊神的動力,更要發展成千上萬專心致志於祈禱的禱告小組,直至大功告成為止。我們需要靈性上的總動員。」

禱告與普世差傳運動

使徒時代的教會是禱告的教會,也是差傳的教會。主耶穌升天後,門徒回到耶路撒冷一座樓房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到五旬節聖靈降臨,最少三千人歸主(徒二)。彼得在約帕西門的家裡禱告,得著異象,開放了外邦人歸主的門(徒十)。安提阿教會的領袖禁食禱告的時候,產生了第一個海外差傳團體(徒十三)。禱告與差傳實在分不開。

我們若從十八世紀開始作個簡單的記述,我們立時可以發現,教會復興與差傳運動兩者並不是分道揚鑣的運動,而是與禱告有著直接而不可分割的關係。

一七零五年,名為「哈勒丹麥」之差會,差派了兩名宣教士前往東印度。這差會的組成,是施本爾( Philip Jakob Spener, 1635-1705 )及夫蘭克( August Herman Francke, 1663-1727 )領導的敬虔運動的其中一個果子。敬虔運動強調靈命培育、有系統的《聖經》教導、團契相交、同心禱告。

施本爾的弟子夫蘭克在哈勒文法學院的學生親岑多夫( Count Nikolaus Ludwig von Zinzendorf, 1700-1760 ),深受敬虔運動的影響,後來成為莫拉維派( The Moravians )宣教之父。於一七一零至一七一六年在學期間,親岑多夫與五位同學組成「芥菜種會社」( The Order of the Grain of Mustard Seed ),為要見證基督,分享團契,幫助為道受苦者,將福音傳到海外未得之地。這粒「芥菜種」孕育了一七三二年開始的莫拉維弟兄會的宣教事工。從賈禮榮( Herbert Kane )引述羅賓遜的話,我們可以看到這工作的影響是何等偉大:

「莫拉維會的宣教事工,在二十年中所作的遠勝英國國教與更正教會在過往二百年中所作的。其偉大的成就乃基於正確的宣教觀念:向全世界傳福音是教會全體信徒的共同責任,大家當同心到各國去傳福音。到一九三零年,莫拉維會已差了三千位宣教士出去,宣教士與信徒的比例是一比十二。」

使這個正確的宣教觀念落實遵行,除了有一群本著道成肉身的犧牲精神、把持堅柔勤奮的謙卑態度、以自費策略宣教的帶職宣教士外,禱告是成功的秘訣。親岑多夫的芥菜種會社的禱告,以至日後興起的合一禱告運動,有著重要的關係。莫拉維弟兄會不僅在德國推行二十四小時的合一禱告連鎖運動達一百年之久,他們更藉該禱告運動差遣了數以百計的宣教士至全球每個角落。他們又派出「更新隊」到歐洲各處教會,呼籲多人參與合一禱告,祈求靈命的復興和國度的擴展。

因著歐洲敬虔運動和英美福音信仰的復興,使十八世紀末的英國教會醞釀著全球宣教之風。專為異教徒悔改而設的宣教禱告小組遍佈英倫三島。一七八四年,愛德華滋( Jonathan Edwards, 1703-1758 )的論文《推動神國子民公開合一及同心為宗教復興及基督國度在世擴展恆切禱告初探》在教會領袖之間傳閱,成為同心為外邦世界歸主禱告的一股動力。克裡威廉( William Carey, 1761-1834 )是其中的活躍分子。因著克裡威廉的影響,許多差會相繼成立,他也被譽為「近代宣教之父」。

十九世紀中葉,神興起了超宗派的信心差會。他們的一個原則是要以信心仰望神的供應,不勸捐,不借貸;他們強調要將需要向主祈求,並等候主感動祂的子民按時奉獻。因此,信心差會非常強調禱告。華人教會所熟悉的中國內地會,成立於一八六五年。那時戴先生看見中國內地福音的需要,懇求救主打發二十四位宣教士往中國內地,每省兩位,邊疆地區也有兩位。雖然同工人數很少,但中國內地會的工作就這樣由禱告開始。

一八八八年,「學生海外宣教志願運動」正式成立,其口號是:「在我們這一代,將福音傳遍世界。」在這運動推行的五十年中,有十萬大專學生簽了誓約:「神若允許,我立志成為海外宣教士。」而其中有兩萬名畢業生實際上到宣教工場去。該運動之主席莫特( John Mott )指出,該運動能夠產生如此輝煌的成績,「實有賴世界各地為這運動而獻上禱告的小組。」

今天神仍然興起祂的禱告勇士,成為一支強大的軍隊。在一九八九年第二屆洛桑大會之專題分組「禱告研討會」上,從來自世界各地的報告顯示,禱告開啟了許多福音廣傳之門,並且有更多的教會願意在宣教禱告運動上動員。

今天的挑戰

初期教會是由一個禱告會開始,《使徒行傳》是神垂聽祂子民禱告的歷史記錄。初期教會就是這樣藉著禱告攪動天下,帶來翻天覆地的影響。在面對二十一世紀的開端,我們更需要合一熱切的禱告,正如賀華信( Senate Chaplain Robert Halverson )提醒我們:

「你們可以盡情搞你們的組織,你們可以繼續安排你們的節目,贊助你們的計劃。但是假若你們沒有禱告,一切都是浪費時間而已。禱告不是可有可無;禱告乃是必須的。不禱告乃是不遵從神。」

這裡的禱告,是指基督徒在主裡合一的禱告。因為我們相信主的話:「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太十八  19 )我們也確實的明白  ,  惟有信徒在主裡合而為一,世人才可以相信父差了子來(參約十七  21 )。

這裡的禱告,是指為教會復興和普世宣教兩者並重的禱告。當我們為教會求福,為貧乏的光景代禱,促使我們求神藉教會使世人認識祂。當我們為世界福音需要代求,促使我們為教會祈求異象、使命、能力。我們相信教會復興與普世宣教猶如大鷹雙翼,展翅飛翔。

這裡的禱告,是指行動的禱告。我們容許神對我們說話,干涉我們的生活形態,擾亂我們所謀算的計劃。我們願意對神的呼召作出回應,願意改變,願意犧牲。我們宣告,無論神有什麼要求,我們絕對順服、聽從、行動。

一九七七年二月十八日的《今日基督教》( Christianity Today )雜誌為紀念莫拉維弟兄會「每小時代求」運動二百五十週年而刊登的社論:

「任何相信《聖經》記載的人,都一定同意軟弱無能的基督徒和搖搖欲墜的教會都是沒有禱告的。

平心而論,因為有了莫拉維的禱告運動和其它類似的禱告事工,十九世紀方能成為基督教歷史上自五旬節以來最輝煌的時代。今天我們再看不到像一七二七至一九零零年間那種偉大的基督教成就。除非神的子民回到膝頭上下工夫,昔日輝煌的歷史便永不會重演。

或許接受莫拉維弟兄會的挑戰,再興起另一個百年的禱告事工的時候已到。神昔日既然在莫拉維弟兄會呼召了一些祂特別揀選的僕人全身投入禱告事工,今天神一定會藉聖靈引導普世信徒投身這種禱告事工。他們會以禱告影響其他信徒加入他們的行列,直到有一天,千千萬萬的信徒聯合成為一個不止息的禱告連鎖,不停地搖撼天堂的大門,直至教會復興,基督耶穌的福音傳遍地上每一個人為止。」

誰來接受這挑戰?

  回到最前一頁